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总有一些神奇的规律在历朝历代的变更下被不断地证明,让人不得不感慨“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比如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乱世之后必有盛世,盛世之下必有危
腐朽衰败后的回光返照:解密清朝“同光”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总有一些神奇的规律在历朝历代的变更下被不断地证明,让人不得不感慨“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比如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乱世之后必有盛世,盛世之下必有危机,强大繁盛如汉朝,唐朝,在它们之后的却是百年的纷争乱世,魏晋南北朝混战,五代十国割据。
而在同一个朝代中,也往往遵循着这样的发展规律:新生王朝由于替换了旧王朝,往往会出现一段时间的稳定繁荣,而之后百年紧接着会有个荒淫无道的皇帝出来败败家,再之后百年又来个年轻有为的皇帝心怀大志实现“”,最后实在挺不住了,只能被下一个朝代替换掉。中国历史上有名有姓的王朝几乎都遵循着这样一个规律,也不免让人感慨万千。
而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历史地位变得更加特殊,外国势力的干涉入侵让封建王朝的走向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今天我们来聊聊清朝末年的回光返照“同光”。
清朝虽然在多数人看来是个“不像话”的王朝,但好说歹说,它也存在了296年,差点就迈进三百大关了,真要说起来也算是“长寿王朝”了,我们今天要讲的同光属于近代部分,就从清朝后半段,鸦片战争开始说起。
鸦片战争爆发以后,清朝一共有这几位皇帝: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先来聊聊对他们的印象如何吧!
道光,蛮悲催的皇帝,鸦片战争在他统治期间爆发所以后世名声不太好,本人其实是个还算节俭有为的皇帝。咸丰,收拾老爸烂摊子的皇帝,1850年继位后就没过上几天好日子,外面洋人打进来,内部太平天国起义,最后因为抛弃了北京城跑到了热河导致大量文物遗产被外国侵略者盗取,饱受诟病。同治,没啥好说的,他的不幸因为他的生母叫慈禧,典型的傀儡皇帝。光绪,从封建皇帝的角度评价,他算是一个蛮有勇气的变法皇帝了,可惜还是被慈禧等人扼杀了。宣统,也没什么好说的,封建王朝的殉葬者罢了,但至少建国以后生活过得不错。
我们所说的“同光”显然是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事,但我们前文介绍过,这段时期和同治、光绪两位皇帝没啥关系,真正的掌权者是慈禧太后以及封建官僚势力。
同光的时间线大致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到甲午中日战争以前,三十年的时间里,清朝的“”究竟到了什么程度呢?相信不少小伙伴对这段时间的历史事件非常清楚:洋务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太平天国被平定。
先不说这几件事究竟做得好与不好,我们对比一下同光前后的清朝社会状况,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清朝,国内太平天国打得如火如荼,鼎盛的时候东南地区基本就是太平军的领地,北面毛子抢走了一百五十多万土地,首都北京被攻破了,皇帝跑了,财政不足,军备废弛,不夸张地说,这个时候的清朝,如果不是主动和列强停战签约,估计后面几十年没清朝什么事了。
而同光的三十年里,清朝虽然没有真正强大起来,但相比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的二十年里,至少获得了一段安稳期。慈禧虽然没有大格局,但朝廷之中有志之士大有人在,左宗棠、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恭亲王,说不上鞠躬尽瘁,但也是在尽心辅国。
最典型的洋务运动,以今天的目光来看不过是砸钱买技术的行为,但对清朝的意义是非凡的,三十年的时间,造枪、造炮、造船,都学会了,亚洲第一的海军也分分钟建造了出来,留学生、翻译馆、考察团,该有的一样也不能少,创办近代企业也让清政府尝到了甜头,缓解了财政危机。虽然政治上依旧是传统中国模式,但军事、经济、教育领域的改革,速度之快着实令人惊叹。
此外,清朝同光的关键一步在于外交上的近代化,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前,清朝甚至没有正式的外交机构,依旧以天朝上国身份自居,而将列强看成蛮夷之国。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正式设置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迈出了近代化外交的第一步。
原本将近破碎的清王朝,愣是获得了三十年的喘息时间,政权重新稳固了下来。就表面效果而言,确实称得上“”二字,但这份之梦,最终还是死在了制度之中,封建专制没有改变,所有取得的成果只会服务于封建统治阶级,对比邻国日本彻头彻尾式的明治维新,同光会结束于甲午战败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