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霸权的镇国利器:导弹从“1到41”,发展速度有多快?_

终结霸权的镇国利器:导弹从“1到41”,发展速度有多快?

来源:

  1960年11月5日,中国酒泉发射场上人头攒动,热闹至极。   点火!   上午9点02分,一道橙色的火焰从火箭尾部喷出,随后与导弹一起消失在了天际,只留下一枚小小的亮点……  

终结霸权的镇国利器:导弹从“1到41”,发展速度有多快?
终结霸权的镇国利器:导弹从“1到41”,发展速度有多快?

  1960年11月5日,中国酒泉发射场上人头攒动,热闹至极。

  点火!

  上午9点02分,一道橙色的火焰从火箭尾部喷出,随后与导弹一起消失在了天际,只留下一枚小小的亮点……

  85秒过去,5D52发动机停止了工作,弹身前端的弹头弹出,导弹进入了惯性飞行状态。

  

  上午9时10分5秒,落区传来报告,弹头已经落地。之后一个小时的时间里,落区搜索队找到了弹头,并在11时20分找到了弹体。

  经确认,弹头的落点完美打在设定目标范围内。

  消息传来,人群里爆发出阵阵响彻长空的呼喊声,发射场的人们欢呼雀跃、相拥而泣。

  我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一号,在中国酒泉发射场发射成功!

  当晚的庆功宴上,聂荣臻元帅说了一句载入历史的话:

  祖国大地上,已经飞起了我们国人自制的第一枚导弹,这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是我国无数科研人员以及解放军指挥员夜以继日、辛勤劳动的结果,也是我军装备史上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至此,我国运载火箭事业迈出了历史上的一大步。

  

  而这一步,也开启了“两弹一星”导弹工程的研发。

  今天我们就来唠唠,“快递”的发展之路。

  一

  “”地对地导弹

  “1号”是我国研制出的第一款对地导弹,更精确地说,是我国仿制的一款地对地弹道导弹。

  1957年12月,中苏签订协议,苏联将自己研制的两发P-2导弹以及地面设备运送至中国北京,P-2导弹营100余人同时到达,进行导弹的测试、发射等工作。1958年下半年开始,苏联方面派出的援中专家陆续抵达北京。

  在仿制工作中,中苏两国专家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由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苏联方面提供的资料不完备,仿制工作进展艰难,本计划在1959年10月完成的“1059”发射计划,最终不得不推迟计划时间。

  1960年夏季,“1059”的仿制工作进入了决战时期。

  但就在这时,苏联突然中断了对中国的技术援助,要求驻中专家立即返回国内。无奈,中国科研人员开始了自我钻研的仿制之路。

  

  苏联专家曾认为中国研发的发动机推进剂不符合设计要求,中国的发动机推进剂必须从苏联进口。“1059”总设计师梁守槃通过计算发现,中国的发动机推进剂完全符合要求,只是需要一种气瓶为推进剂箱体增压,这种气瓶的材料,苏联选用的是大直径薄壁无缝钢管,而中国尚不具备生产这种材料的条件,于是“1059”的科研人员选用厚壁无缝钢管,以此成功研制出薄壁无缝钢管,替代了苏联材料。

  终于,在科研人员敢于突破的创新思维下,1960年10月23日,完成仿制工作的3枚“1059”以及地面装置搭载专列从北京前往酒泉发射中心,之后的一个月内,“1号”成功发射。

  我国第一款地对地导弹“1号”最大直径为1.65米,导弹全长17.7米,射程仅有590千米,说实话,不到600千米的射程,根本不足以达到打击敌方的有效距离。

  

  同时,“1号”的发动机推进剂使用的是液氧和酒精。液氧这个玩意它是低温液体,得时刻进行保温储存。采用液氧和酒精作为推进剂,保存的难度可想而知。

  几十年后,同为地对地导弹的“17”亮相。

  “1号”的那些问题,“17”统统都得到了解决。

  “17”采用助推-滑翔复合的钱学森弹道。

  与“1号”相比,“17”采用先进的乘波体弹头,这种弹头可以保证导弹在飞行过程中不断产生向上的升力,导弹像打水漂一样进行滑翔、水漂式飞行。

  

  这种滑翔式的弹头能够进行机动变轨,很容易躲避敌方反导系统的拦截,既可以在被发现的情况下通过自身的机动来迅速摆脱敌方拦截弹的拦截,也可以选择自身规划飞行路径以直接避开敌方拦截系统。

  再来看“17”的射程,相比于“1号”,“17”的射程足足多了3倍多,“17”的射程足足达到2000公里以上。这个射程,从中国大陆发射一枚“17”,足以覆盖整个台湾岛,相较于“1号”其战略优势显而易见。

  通常情况下,反导系统的拦截依靠雷达对于导弹的预警监测,而受到地球曲率的影响,雷达对于空中目标的监测会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干扰。如果导弹的飞行高度低于一定数值,那很可能会因为受到地平线的遮挡而无法探测。

  

  传统的弹道导弹,其弹道通常都较高,很容易被敌方的预警系统发现并拦截。但“17”采用钱学森弹道,先不说其采用超高音速速度飞行,具有强大的突防性能,同时当“17”到达关机点后,它的后半段飞行将在大气层内部进行,且飞行高度不断降低。

  这种情况下,对于“17”的拦截就很容易受到地球曲率的影响,也就是说,“17”的飞行高度在不断降低,其飞行高度完全是不在现役雷达的探测范围中的。

  “17”射速高不易拦截,飞行高度降低不易被监测,想要利用反导系统来对付“17”显然没有那么容易。

  还有一点,“1号”采用的是液氧加酒精作为发动机的助推剂,这种助推材料受到温度影响极难被保存,而“17”采用固体推进剂,这种固体推进剂相较于“1号”的低温液体推进剂而言更容易保存,也更容易携带。

  

  如果说“1号”是中国能够自主仿造导弹的证明,那“17”就是一款证明中国能够自主研发且对敌方构成严重威胁的导弹。

  相较于“1号”,“17”从射程、发动机推进剂、制导系统以及打击精度上都得到了跨越式提升,甚至可以说,这两款导弹没在一个时代。

  从“1号”钱老亲力亲为组建科研队伍,到“17”采用钱学森滑翔-助推式弹道导弹,钱老精神始终贯穿着中国导弹研制的始终,也始终见证着中国导弹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光辉蜕变。

  二

  “”核导弹

  1962年3月21日,酒泉发射中心,“2号”导弹进行了首次试飞试验,点火几秒之后,导弹突然出现了大幅度的摆动,继而发动机起火,在第21秒的时候,导弹开始出现失控情况,69秒之后,第一枚“2号”毁于导弹发射台前68米的地方。

  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款核导弹。

  

  发射失败后,科研团队共召开了9次故障分析会议,提出了弹体强度、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动力装置的可靠性等一系列问题,最终确定整体改进方案。

  1964年6月29日,改进后的“2号”试飞成功,准确命中距离1000公里之外的攻击目标。

  和“1号”试射成功时候一样,科研人员们紧紧拥抱在一起,钱老激动地说:“如果说两年前我还是一个小学生的话,那现在我至少也是个中学生了”。

  之后连续进行了7次试射试验,均取得了成功。

  两年后的一天,升级过的“2号”导弹搭载着当量多达1.23万吨的原子弹弹头,从酒泉发射中心出发,跨越800多公里,直接命中位于罗布泊的攻击目标,实现核爆炸。

  这一次爆炸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核导弹攻击目标。

  

  射程960公里,可携带1500公斤高爆炸药,1枚重1290公斤的2万吨级当量核弹头,采用陆基道路机动发射。这是“2号”的性能参数。

  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系列的核导弹发展成什么样了?

  2019年10月1日,“41”作为压轴武器出现在阅兵场上,瞬间引发全球多家媒体关注。

  据资料显示,“41”的射程达到了14000公里以上,这个数字,是我国第一款核导弹“2号”射程的14倍之多。对于我们来说,14000公里的射程是个什么概念?

  这么说吧,从中国本土任何一个地方发射“41”,它的射程就完全可以覆盖整个欧洲、北美洲。

  

  “41”可以携带8枚分导弹头,并在14000公里的射程之内,它可以保证100米之内的打击精度,也就是说,“41”的误差范围可以控制在0.7%以内。

  这个打击精确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俄罗斯刚刚服役不久的“亚当斯”的打击精度。据俄罗斯资料显示,“亚当斯”可以携带8枚分导式弹头,射程为11000公里,但在11000公里的打击范围内,“亚当斯”的精准度只能控制在200米的范围内。

  要知道,当年我们还在研制“2号”960公里射程的核导弹时,俄罗斯已经开始在造N1火箭了,但是几十年时间过去,我们的导弹发展甚至已经赶超俄罗斯,其发展速度之快可见一斑。

  

  与“2号”只能使用陆基道路机动发射相比,“41”至少可以在三个平台完成发射,分别是公路机动、加固地井和铁路机动。加固地井是传统的发射方式,而公路机动和铁路机动这两种发射方式不易被敌方监测,也不用建立专门的支持系统。

  “41”采用的是集存储、运输以及发射为一体的三用拖车发射平台。通常只需要将导弹按照规定放置于弹舱内,在导弹运输过程中,这个发射车是处于封闭状态,一旦进入实战状态,发射车的弹舱舱门会自动开启,完成导弹发射任务,整个过程十分紧凑,完美的提高了作战效率。

  目前关于“41”的射速问题,官方还没有给出可靠数据,但根据多个专家的推测,“41”的速度可以达到23马赫以上,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猜测,才有了那句振奋人心的“20分钟到达纽约”。

  

  “41”可以搭载3-8枚核弹头,在导弹进入大气层之前,核弹头分离,分离出的核弹头可以自行进行机动变轨,在真正的打击目标在攻击之前,敌方的反导系统根本无法预测导弹的真正打击目标是什么。

  有了这样的突防能力,就给敌方的反导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想要拦截“41”,目前全球范围内可能没有什么能用的系统。

  从一枚核弹到分裂出3-8枚核弹头;从射程960公里到射程14000公里;从一种发射方式到三个平台联合发射,从“2号”到“41”,“快递”一步一个脚印,赶超世界各国。

  三

  “”出口

  1966年12月,“3号”导弹试飞成功。但受到工业水平的限制,“3号”依旧采用液体燃料。

  1981年,我国进行“3号”导弹的改进工作,将其射程提升至2000公里,同时还可以携带多弹头进行分导。

  

  改进版的“3号”试射成功后的几年,沙特向我国支付35亿美元,向我国购买了一批“3号”导弹,不过,我国出口的这批导弹,均已经拆卸了核弹头,配备常规弹头。

  这是中国导弹第一次走出国门。

  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出口的导弹是什么样的?

  就拿M20来说,M20采用固体燃料方式,相较于“3号”这种液体弹每次都需要加注燃料的方式,M20采用的固体燃料可以直接在实战中发射导弹,这种情况下,就直接减少了导弹发射的准备时间,大大提升作战效率。

  同时,M20的打击精度可以达到米级,而几十年前的“3号”的打击精度,最好也得在百米以上了。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M20采用的是双锥体弹头,双锥体弹头的机动能力都比较强,再加上M20的高超音速,敌方的反导系统想要拦截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

  从“3号”到M20,我国出口系列的导弹也一直在取得突破性的进步,足以可见我国导弹技术的发展速度。

  结语:

  “系列”之所以发展那么快,是每一位航天人前赴后继的结果。

  在中国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中国导弹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一路高歌猛进,直至赶超世界其他国家。

  

  “两弹一星奖章”共颁发给23个科研专家,但这份荣誉,理应被更多人共享。不止有被美国软禁5年,放弃高昂年薪一心回国的钱老,不止有手捧核弹,受到强辐射早逝的邓稼先。

  还有一些奖章没有涵盖到的人,也需要被我们记住,他们可能是元帅聂荣臻,也有可能是隐姓埋名的“无名小兵”,甚至可能是茫茫戈壁里成片的坟冢。

  致敬每一位科研人。

本文由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自http://agjiuyouhui-j9led.com/news/8977.shtml

上一篇:从“质疑”到“坚信” 海外市场销量连续4年翻番增长下一篇:终结霸权的镇国利器:导弹从“1到41”,发展速度有多快?

相关文章

图文资讯

行业新闻

友情链接: 0 旺尚 0 0 0 久柚绘 0 酒友会 0 久柚 语识 百智 就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