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的“”为什么会遗失,日益衰微的周王室,实在是有苦难言_

周朝的“”为什么会遗失,日益衰微的周王室,实在是有苦难言

来源:

  说起“”,别说现代的人们很好奇,在古代,人们也在一直追踪这一国宝的下落。   令人疑惑的是,似乎没人知道“”到底长什么样,   究竟是九个铜鼎还是一个铜鼎叫作“{公

周朝的“”为什么会遗失,日益衰微的周王室,实在是有苦难言
周朝的“”为什么会遗失,日益衰微的周王室,实在是有苦难言

  说起“”,别说现代的人们很好奇,在古代,人们也在一直追踪这一国宝的下落。

  令人疑惑的是,似乎没人知道“”到底长什么样,

  究竟是九个铜鼎还是一个铜鼎叫作“”?

  而这么重要的宝物,为何会失落、又是从什么时候不见的呢?

  更让人不解的是,关于它的史料记录,

  要么前后矛盾,要么含糊不清,

  至今,“”仍然下落不明,只能算作一个“传说”。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我们先梳理一下,史书中给出的各种“线索”。

  

  据文献记载,夏朝时期,许多部落曾向贡献铜料给夏,用来铸鼎。

  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左传·宣公三年》

  这里的“九牧”,指的是九州众部落的首领们;“图物”,指鼎上所铸的怪兽图案;“金”指铜。

  但是,此时的夏朝,究竟是哪一位夏王在位?

  其实“禹铸”只是一则传说故事,

  即使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里提到,“禹收九牧之金,铸”,

  但这也仅仅是司马迁收集的关于上古帝王“封禅”的传说:

  昔日伏羲用一个神鼎祭祀上天;

  黄帝用三个宝鼎祭祀,意指天、地、人;

  而禹收集九州的铜料,铸造了九个鼎用来祭祀。

  因此,这并不能证实大禹是否铸造了,

  而且大禹在位时期,是否就已用铜铸鼎,目前尚缺乏有力的考古学证据,

  但是,在二里头文化遗址里发现的与铸铜有关的遗物,却能证实夏朝已有铜器制作技术。

  

  关于“”的来历,还有这么一段史料:

  据《墨子·耕柱》所言,大禹的儿子夏启曾派人进山采铜,在昆吾铸鼎。

  昔者夏后开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是使翁难雉乙卜于白若之龟,曰:鼎成三足而方,不炊而自烹,不举而自臧,不迁而自行。以祭于昆吾之虚,上乡!

  乙又言兆之由曰:‘飨矣!逢逢白云,一南一北,一西一东,既成,迁于三国。

  ——《墨子·耕柱》

  在这里,墨子给出了这样一个线索:

  夏启铸造了一个鼎,而且是三足的方鼎;

  这个鼎不用生火,它自己就会烹煮;

  不用举起来,它自己会藏;

  不用搬运,它自己会行走;

  这个鼎叫作“”。

  同样,这一说法也很不靠谱,先不说这个“”具有如同现代“自热火锅”一样的“功能”,

  单说这个鼎的外形,先秦时期的鼎大多是圆形三足的,

  也有方形鼎,基本都是用来祭祀的,但是四足的。

  怎么会有方形鼎带着三足这么奇特的造型呢?

  

  此外,还有《战国策》开篇提到的故事,东周“名嘴”颜率的说辞:

  秦国兵临城下,威胁东周国君交出“”,大臣颜率去齐国借兵求救,他向齐王承诺事后把“”送给齐国,但是齐国派兵化解了东周危机之后,颜率却反悔了。

  他对齐王说,“”可以送给齐国,但是齐国打算怎么运走呢?

  齐王说,他想借道梁国、楚国。

  都被颜率反对了,颜率说梁王、楚王都想要“”,若是从这两个国家借道,那还能运出来么?

  况且,可不是瓶瓶罐罐一类的东西,当初周武王讨伐殷纣王获得之后,为了拉运一鼎就动用了9万人,就是九九共八十一万人。

  颜率三言两语,就让齐王打消了获得的念头。

  从上述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线索”:

  一是,“”是九个鼎,个个很沉,光一个鼎就需要9万人才能拉动,

  但是显然这是胡说的,铸鼎是需要模具的,

  我们已知铜的密度,若想铸造个9万人才能拉动的鼎,那得需要多大的体积才能实现;

  二是,到了战国时代,除了周王室之外,仍然没人知道“”长什么样,所以齐王才能被颜率“忽悠”。

  其实早在春秋时期,除了周王室之外便没人见过“”。

  据史料记载,楚庄王将大军开进周王室的国土上,

  并向周大夫王孙满打听“”的大小轻重,企图取周代之。

  王孙满知道楚庄王打着什么主意,于是搪塞他说:成王定鼎于郏鄏(周都,今洛阳市),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可见,春秋时期诸侯们都不知道“”长什么样。

  

  结合上述传说和史料来看,如果周朝真的有“”的话,必然来源于商朝,而商朝的“鼎”来源于夏朝。

  毕竟,周王室若想铸造个“奇特”的鼎,是很难封锁消息的。

  但是周王室的表现也让人很不解,他们表现得太奇怪了!

  贯穿整个史料,周王室从未对外透露过“”长什么样,

  也从不解释“”是一个还是九个,

  似乎有意让天下人随意猜测,

  又或者,周天子也并不知道具体什么样。

  秦国围困周都索要“”,东周国君为此忧心忡忡;

  等齐国派兵解东周之困后,到了东周兑现承诺时,东周国君又一次忧心忡忡;

  这里可以理解为东周国君担心失去“”,

  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东周国君根本拿不出“”,所以忧心忡忡。

  我们接着再梳理一下,武王伐纣后,“”的踪迹。

  

  据《史记》记载,武王伐纣后,第二年修复了神社和商纣王的宫室。

  周武王除了开仓放粮、赈济百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政权之外,

  他还命令南宫括、史佚展示传国之宝“”和商朝的宝玉。

  这可能史上唯一一次“”被公示的记载,尽管没具体描述的数量和形状大小。

  随后,周武王表彰分封诸侯,“分殷之器物”,分给他们宗庙祭器。

  值得注意的是,武王当时还将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封在殷地,

  让他能够继续奉其宗祀,并派弟弟管叔鲜、蔡叔度辅助他治理殷地。

  但是,周武王死后,武庚发动叛乱,被周公杀死,

  另封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于商丘,国号宋,以奉商朝宗祀。

  这也是为什么史书中总是提到宋国太丘社(宋国神社)倒塌后,“”便沉没于泗水彭城下的缘故,

  宋国的前身,就是商朝后裔。

  我们继续“追踪”的下落。

  

  据《左传》记载,桓公二年“武王克商,迁于洛邑”。

  洛邑之所以被称为“天下之中”,还是从周武王开始的。

  据《史记》载,周武王安排好商朝的事务后回到了周地,当夜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恰巧周公来看望武王,便问他失眠的原因,

  武王说他不知道上天是否保佑周朝,因此睡不着觉。

  随即很坚定地说:我要上天一定要保佑周朝,使天下的人都服从中央........

  周武王还挑中了洛伊流域,打算在那里建都,便是后来的“洛邑”。

  这一段史料,在考古发掘中也得到了印证:

  1963年在宝鸡发现的“何尊”铭文上记述:“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人民。”

  

  由此可知,周武王在世时,很想营建东都洛邑。

  但他并未来得及建都,便去世了。

  最后营建洛邑的是武王的儿子周成王,他为了遵循父亲的遗愿,

  派召公姬奭去洛邑测量土地,

  同时,周公进行占卜,反复察看洛邑地形,最后营建成功,并把“”安放在那里。

  周公说:这里是天下的中心,四方进贡的路程都一样。

  周成王又将商朝遗民迁徙到洛邑,

  实际上洛邑此时已经分出了两个区域:

  一是,周朝宗庙祭祀、宫殿所在——王城;

  二是,商朝遗民的生活区——成周城。

  看到这里,我们已知在周成王时期,“”便被放在了洛邑(洛阳)的王城里,也就是“定鼎中原”。

  此后,西周的都城一直都在镐京(今西安附近),

  直到周幽王时期,镐京被犬戎攻破,周幽王被杀死,其子周平王东迁,定都洛邑,西周灭亡。

  随后进入了东周时代,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

  这期间,除了楚庄王进驻洛郊打听“”一事外,关于“”便无任何记载。

  

  到了东周第14任天子周敬王时,赶上了王子朝叛乱,

  周敬王出逃,后在晋国帮助下才回到洛邑,随后避居到成周城,是为新都,

  王城便成了旧都。(周敬王时期,也是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发生冲突的时期)

  东周第19代天子周考王时期,封其弟姬揭于洛邑的旧都,即王城,号为西周桓公,形成一个新的小国,也叫西周(本文暂称之为“小西周”)。

  王城在洛邑西,而成周在王城东;王城和成周都有王宫,故称为东、西周(小西周)。

  姬揭死后,其子威公继位;威公死后,其子姬朝(不是叛乱那个王子朝)继位,即西周惠公,但是西周威公的另一个儿子姬根发动了叛乱,

  赵成侯(赵国国君)与韩懿侯(韩国国君)趁乱袭击了洛邑王城,

  逼迫东周天子周显王封姬根于巩伯国旧地(今河南省巩县西南),即东周惠公。

  因此,小西周就这样又分裂成两个小国:

  即西周惠公——小西周;

  巩县的东周惠公——从小国西周,又分裂出另一个小国——小东周。

  (史书上没有“小”字,为了不造成混乱,本文加上“小”字与西周、东周作区分)

  实际上,这个时候已是“三周并立”了,即:

  洛邑成周城里的周天子周显王——正八经的东周政权;

  洛邑王城里的西周惠公——小西周政权;

  河南巩地的东周惠公——小东周政权——小东周侍奉周天子。

  (也可以说是周天子和东周惠公为“东周”;西周惠公为“西周”)

  这意味着,周天子的地盘越来越小,

  只剩下一座宫殿和几户人家以及几千军队那么小。

  

  即使,周王室发生了一系列变动,至少从表面上看来“”还在王城内,没有移动过的记载。

  而到了东周第20代天子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时,据《史记》载,发生了震动。

  对此,《汉书》做了一番解读:

  震动,意味着周王室衰微、宗庙将废、宝鼎将迁......

  其后秦遂灭周,而取。

  随后不久,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三家分晋",春秋时代结束。

  由此可见,此时的“”还在洛邑。

  此后到了东周第25代天子周赧王时期,东周和西周(小西周)实行分别治理,各自为政。

  毫无力量的周赧王,又从成周城搬到了西周王城,寄居在西周君的屋檐下。

  此时,秦国已十分强大。

  西周君得知秦国已攻取韩国的阳城、负黍两城时,十分恐惧,

  这不周赧王还在小西周么,西周君就打起了周赧王的旗号,想联合其他诸侯“合纵”攻秦。

  没想到他这一举动激怒了秦昭襄王,直接就将矛头指向了小西周。

  西周君更害怕了,慌忙赶到秦国叩头谢罪,把自己所管辖的36城全部献给了秦国,

  这才平息了秦国的怒火,西周君得以回到王城。

  西周君和周赧王相继死去后,小西周的百姓纷纷向东方逃亡。

  秦国趁机夺取了和其他宝器,而将继位的西周文公迁移到意狐,小西周灭亡。

  7年后,秦国又灭了小东周。

  历史上存在了800多年的周王朝,就此灭亡。

  28年后,秦始皇便灭掉六国,统一了中国。

  由此可见,“”落入了秦昭襄王之手。

  但是,为什么秦始皇没能拿到“”?

  

  从史料记载来看,从秦昭襄王夺取“”之后,这个国宝再无下落。

  而秦始皇也没有找到失落的“”。

  据《史记·封禅书》及《汉书·郊祀志》所说,

  周赧王死后,入于秦,

  但也有人说,在周显王(东周第23任天子)四十二年宋国太丘社坍塌的时候,“”就已没于泗水彭城下。

  而且《太平御览》里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路过彭城,还斋戒祷祠,欲出周鼎于泗水,结果一无所获。

  这一说法很让人迷惑。

  明明在洛邑的“周鼎”,难道自己长腿跑到了彭城吗?

  这仿佛印证了前面所说的“”的功能之一——“不用搬运,它自己会行走”,

  但我们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那为什么古代史学家们都要记载这一说法呢?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难道,秦昭襄王得到的并非是“”原物?

  或者说,难道还有另一个或一套“”存在?

  但是,这样也不合理,即使秦国得到了假“”,

  不过一百多年的时间,这么重要的物品无论如何都能传到秦始皇手里,

  但他为什么没有呢?

  依照秦始皇的作风,他若是得到了“”,不可能深藏不露的,他后来坚持要登泰山举行“封禅”礼,又是举国尚黑,不就为了证明自己得到了“上天”的认可,取代了周朝么,

  如果他有鼎,一定会拿出来炫耀的。

  然而他没有,征服了六国,搜刮了几乎所有宝物,都没有找到“”。

  

  所以,我们倒推一下。

  很可能秦昭襄王当时并没有拿到“”,他在洛邑王城内扑了个空,

  但是,他为了给秦国壮势,声称自己拿到了周鼎,意味着秦国要取代周朝!

  而宋国太丘社也不会有“”,当初周武王灭掉商朝后,特地将“”公示于众,证明自己受天意,将接替商朝,又怎么会把“”再放回商朝旧裔所在的宋国呢?

  那么,“”什么时候丢失的?

  这已无从查起。

  不过,可以猜测,是周王室丢失了这一宝物。

  所谓“”应该不会很庞大,也很可能只是一个鼎,名叫“”。

  设想一下当时的环境,以及宫殿建筑,所谓“华丽”是没见过故宫的人才这样形容,

  当时的水平,应该不会建造出一间大型宫殿摆放九个大铜鼎。

  而九个铜鼎,难以掩人耳目,至少诸侯们朝拜周天子时也会有机会瞧上一瞧,

  因此,“”很可能是一个鼎身刻有九州地图的大铜鼎,

  很可能像司母戊鼎一样,在当时属于尖端技术铸造出来的大鼎,极其珍贵,

  但是随着时间流逝,青铜制造技术也在飞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青铜制品被铸造出来,

  而当时被认为“独一无二”的“”便失去了风采,

  此后,后代周天子便觉得这样的传国之宝,已不足以从外形上震慑世人,

  他们并未认识到,“”的珍贵之处并不在于鼎本身的大小、材质和技术上,

  而是鼎身刻画的“九州地图”,

  毕竟他们是执政者,并不是历史学家、考古学家,

  因此,悄无声息地将它淡化出人们的视线,只留下重重迷雾,让世人继续尊奉!

  所以,“”很可能掩埋下某一处地下。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些猜想,

本文由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自http://agjiuyouhui-j9led.com/news/1909.shtml

上一篇:采用2.2T动力 裕隆SUV外观内饰曝光下一篇:周朝的“”为什么会遗失,日益衰微的周王室,实在是有苦难言

相关文章

图文资讯

行业新闻

友情链接: 0 九酉 究酉 酒友汇 0 0 0 就游 0 九酉 久柚绘 0 酒友会 九佑